
《荷叶圆圆》说课稿1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荷叶圆圆》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荷叶圆圆》说课稿 篇1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一篇讲读课文,语句优美,也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学习这篇课文会让我们感受到充满童趣的夏天,感受到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快乐的心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复习生字:
1、齐读生字
2、开火车读
3、我说你猜:老师说谜语,学生猜生字,如:一支羽毛(翅),月在旁边(膀),人在亭子边(停),一日一日又一日(晶)。
4、读词语:荷叶小水珠摇篮亮晶晶停机坪透明翅膀下蹲笑嘻嘻
三、学习课文(读懂、读出感情)
1、学习第一自然段: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出示荷叶图:看,荷叶长得什么样?你们喜欢这样的荷叶吗?把你们的喜欢读出来。
四学习第二到五自然段:
(一)过渡:可爱的荷叶不仅咱们大家喜欢,许多小伙伴也喜欢,还记得课文告诉我们荷叶都有哪些好伙伴?(贴图: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二)动画激趣:这些小伙伴跟荷叶玩得可开心了,咱们快来看一看吧!播放课文朗读动画。
(三)学生自由读书体会:都看得入了迷,小伙伴们跟荷叶玩耍的故事有趣吧,想不想读读这些故事呢?好,老师给你们自由读书的机会,你最喜欢读哪个小伙伴,就重点读读这个小伙伴的故事,你可以先自己读读,然后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可以请教小组里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
1、(1)小水珠部分。
谁是小水珠啊?(课件)学生读。你先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你把荷叶当成什么了?把荷叶当成了摇篮,一定很舒服吧!,小水珠,快到荷叶上来吧,把这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一听。
瞧,多可爱的小水珠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请问小水珠,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呀?
难怪你这么开心了!大家也一起来当一当小水珠吧!
(2)小蜻蜓部分。
小蜻蜓在哪儿呢?快请你飞上来吧!“小蜻蜓说……”
哟,多可爱多漂亮的小蜻蜓啊!请你展开你透明的翅膀飞回你的家吧!请女同学来当当漂亮的小蜻蜓。
(3)小青蛙部分。
小青蛙呢?快跳到荷叶上来吧。“小青蛙说……”
请问小青蛙,你唱的是什么歌呀?
再指名读,说说你唱的是什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说说你唱的是什么歌。
(4)小鱼儿部分。
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小鱼儿怎么捧出水花?小鱼儿玩耍时的表情怎样?小鱼儿为什么这么开心?(因为荷叶就像一把凉伞为它挡住了阳光,它在荷叶下玩耍感到很凉爽,很舒服。)
师再读一遍。还有比老师更可爱的小鱼儿吗?指名读。
五、表演、背诵:看到大家读得这么好,老师想请大家一起来拍《荷叶圆圆》动画片,大家愿意吗?
提出要求:记住台词、做好动作、注意表情
六、拓展想象:荷叶还是谁的什么?
七、结语。
《荷叶圆圆》教后感
《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是一首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它是夏天里清凉的小诗,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都喜欢它……从课堂出来,我感觉这一教学目标“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们快乐的心情。”已经达成了。因为我看到了学生童趣盎然的表演,听到了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我感受到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快乐。反思这一课的教学,有几点值得一说。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学课文前,我先让学生欣赏优美的荷叶图,从一开始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教学中,我又充分利用配动画的朗读,让孩子们发挥想象,体验情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创设了乐学的氛围。同时,我以自己饱满的教学激情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因此有了学生争先恐后自主学习的体现。在课堂上,我注重给学生创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真正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多表扬,鼓励学生敢说、愿说、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让自己的观点和学生的观点在平等的对话中碰撞、融合,和学生一起,努力把课堂构建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以读为本,感情体验。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学习书面语言的有效途径。根据本文语言优美、内容通俗易懂的特点,我在课堂上贯穿了“以读为本,感情体验”的教学思想。从以读为本的角度看,学生在课堂上读得充分,读得有目的。《语文课程标准》上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能以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不是纯理性机械的分析。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课件、图片,让孩子们认真观察,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在移情心理作用下,孩子们换位感受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喜欢荷叶、高兴的心情,并在朗读中自然流露。实践证明,这样做,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课文内容,读中体验了思想感情,孩子们从课文学习中感受美、享受美。同时在读中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爱读情感,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常常这样问学生,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将书中的规范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形成一定的积累,为日后的说和写提供源泉。
三、拓展延伸、说话训练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的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最佳时期,犹如农事的节气,是不能错过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 ……此处隐藏23957个字……一起读)
2、同桌交流读,有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请教伙伴或教师。
3、课文中这么多生字,你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怎么认识的?
a、学生在小组内自豪地宣布自己认识的“生字”。
b、学生上讲台带领大家认字。
c、老师奇怪地追问,为什么课文没学过,大家却已经认识这些字了?
【这里防止“零起点”学习生字,正视甚至巧妙利用学生识字程度上的差异,让学生互补互助识字,提高课堂识字效率。老师追问学生“哪里见到过这些字?”意在引导学生多种方法、多种途径识字,例如看招牌识字,剪报识字……同时也可起到组词的效果。】
4、还有一些字有的小朋友可能还不认识,告诉大家,这些字藏到课文中了,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找出来,借助拼音拼读几遍。
5、小朋友真聪明,短短的时间记住了这么多字,现在老师把这些课文放到你们课文中,你能一句句话读好吗?
【这样安排是因为小学一年级学生读书最容易形成的不良倾向就是一个字一个字读书,没有词组的概念,我在这通过让学生读句培养他们读书的意识和习惯。】
三、学习文章,了解主要内容
1、课文中,谁和荷叶交上了朋友?学生说:小水珠、蜻蜓、青蛙和小鱼儿
2、出示“小水珠”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根据课文自由发表意见。
3、小摇篮是用来做什么的?小水珠说什么是它的摇篮?
4、这么舒服的摇篮,让我们和小水珠一块再去感受一下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5、小水珠说好了,其它的小伙伴也有话要说,分组把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说的话,用“——”在书上勾出来。
(此处通过小水珠的集中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其他小动物的答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组队汇报。小蜻蜓说荷叶是它的停机坪;小青蛙说荷叶是它的歌台;小鱼儿的说荷叶是它凉伞
7、你们为什么说荷叶是你们的停机坪?
8、生自由说:因为荷叶圆圆的,所以小水珠把荷叶当作摇篮。
因为荷叶圆圆的,所以蜻蜓把荷叶当作停机坪。
因为荷叶圆圆的,所以小鱼儿把荷叶当作凉伞。
因为荷叶圆圆的,所以小青蛙把荷叶当作歌台。
师顺势总结:所以作者叔叔把这篇课文的课题定作:荷叶圆圆(板书)
【这一问题的创设梳理了文章脉络,领悟了文章内核——因为荷叶圆圆才使小动物衍生了这么多想象,成就了一篇美文,同时打下了背诵的基础。】
9、读一读自己认为最想读的部分,体会一下它们的心情,然后赛读。
10、分组赛读:
先四组中个选送一名代表比赛,可配上动作。评选最佳朗读员,再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进行分组朗读比赛,评选最佳朗读组。
五、拓展性学习:
1、从课文中找出喜欢的词句,摘记好词佳句,并记住它。
(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每一课都让学生去发现好词好句,并记住它。既可以在日积月累中丰富语文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养成时时积累,事事积累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
2、:池边一群小朋友来了(他们或许就是你),听见了、看见了这里的故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你可以把这些写成一段话、一个故事,或者画成一副画。
我们下节课再向小伙伴们展示吧!
六、板书设计:
我设计的板书直观、形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对学生可起到理解课文、背诵课文的辅助作用。
总之,本课时教学,从低年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出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激发兴趣入手,突出学法指导,并让学生朗读欣赏,想象说话,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深入理解词句,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使教学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境界。
《荷叶圆圆》说课稿 篇14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荷叶圆圆》。下面我主要从这篇课文教材的特点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设计的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中以“夏天”为主题单元的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它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的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整篇各小节结构相同,语言清新淡雅,充满童真童趣,利于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内心体验,激发想象。课文共五个自然段,其中二至五自然段是重点部分,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语言文字训练。课后练习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现了对语言的积累和感悟的重视。
二、设计理念:
在突出“以人为本”,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坚持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线,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读、说、写。使阅读成为学生快乐的享受,成为学生表现的舞台。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欲望,让课堂活跃着想象的音符,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中心句“荷叶是……”,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夏日的乐趣。
教学难点:指导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四、教学策略:
这篇课文浅显易懂,用不着老师逐个讲解分析。本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阅读理念,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求及学生的认知特点,这节课主要采用“朗读积累,感悟写法”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训练语言,在写中发展语言。
五、教学过程:
(一)、互动游戏,巩固识字。游戏是为了优化学生的学习心态,激发学习兴趣。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将单一、枯燥的生字复习融入到富有童趣的游戏中,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积极识字,提高生字的复现率,提高课堂识字效率,起到巩固识字的效果。
(二)、朗读感悟,领悟写法:在朗读感悟中,让学生做动作,想象体会动词的妙用,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为学生创造愉悦地语文学习体验。领悟写法时,引导学生仿说句子。如:(小乌龟说:“荷叶是我的——。”小蝴蝶说:“荷叶是我的——。”) 首先播放图片和音乐,为学生写话搭建想象的平台,降低了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为学生自主表达提供有利的条件。再让学生仿照课文内容来写,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已经掌握的语言能力进行迁移,培养他们的语言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实现语言的大输出。
(三)、指导背诵课文,积累语言。(看着板书引导学生背一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背诵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背诵方法。这样即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板书设计: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既突出了课文的重点,又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